這個現實世界是一個冷酷無情的世界,在你的腦袋之外只有兩種物體,那就是能量與物質,這兩種物體本質上是沒有所謂顏色、氣味、聲響、觸感、味道的,要有以上的感受,就必須存在一個特定的觀察者,這個觀察者透過身上特化的各種神經細胞感知光子、分子、頻率、溫度、震動等所有的感受,然後透過電化學轉譯給你頭顱中的腦細胞與神經元。
因此外在世界跟你腦中的小劇場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你所感知到的一切都是大腦接收外界刺激加上與過去記憶與經驗對比整理後播映出來的小劇場,這世界有七十億人,也就有七十億個小劇場,每個人所感知的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就算不計個體生理差異,你們感受到100%一樣的外在刺激,但是由於你們的過往經驗記憶不同,所產生的腦內小劇場就會播出不同的電影。
你的現實跟這個世界無關。
如果只有單單感受外在世界刺激,然後針對該刺激做反射動作,那麼我們就成了不會有任何進步的殭屍了,幸好大腦的可塑性極高,而且終其一身都可以不斷長出新的連結與模式,刪除不需要的連結,當我們十分熟練某種動作或技能,它會從記憶經驗中下沉至潛意識區域,你可以想像是由軟體寫入到硬體寫入,當它進入硬體寫入的階段時,就不會在有意識的時候浮現,例如開車的動作、走路的動作。
當你接收了外界刺激,大腦會根據過去多年來你所累積的、獨一無二的記憶經驗中去比對與嘗試做出最有可能的情況預測,若是過去曾有類似情境的經驗,你就會根據過去的經驗與情緒加上新的感知進行演算法以決定行為。
所以決定你最終行為反應的是演算法,演算法是你應對所有一切的大規模計算基礎,簡單的說就是如果遇到A就執行B,當然實際上這個演算法要考慮的變數極多,所有的感知、過去的記憶、當下的情緒、環境的影響、生理的反應、個人整體性、連續的現實性等等,甚至是同時性,當你眼睛看到你的腳踢到石頭,然後感受到腳痛,覺得是同一瞬間對嗎?
實際上不是,眼睛的反應比腳趾快,所以眼睛看到了,大腦會等一會兒直到腳痛感覺也傳到到大腦時,再同步讓你意識到這件事的發生,其實也沒有絕對的當下,你的所見所聞都是過去的事件,只是時間間隔極短你不會發現罷了。
演算法是你出生到現在,所有的感知、記憶經驗、學習反饋、再確認感知、比對記憶經驗、外部互動再反饋…不斷的重塑學習,當你的年齡達到25歲以上時,就有一個基本上可以應對萬事萬物的萬用演算邏輯,這也反映了你的價值觀、你對世界的眼光與角度、你的思維邏輯,這就是”你”,你就是你所累積獨一無二的專屬演算法。
其實你沒有自由意志更沒有靈魂,你就是…你專屬的演算法。
在有生之年,你能不斷精進你獨一無二的自我”演算法”,尤其在這個不斷改變的數位時代,多多去體驗、多多去分享、多多獲得反饋、多多突破過去思維的限制、開放你的心胸…全心全意的感受感知這個世界的美妙,保持大腦的可塑性、柔軟性才能在不遠的未來過的更好更幸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