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自我是什麼? 我怎麼知道自我的存在?



事物的本質,不因他人評論而改變。
A thing is a thing, not what is said of that thing.
—《鳥人》

是的,如果你是路邊的一顆石頭的話
請注意這句話說的是事與物,英文中也是用Thing這個單字,很多人將其延伸解釋把也納入了,藉此表示我個人的本質,不因你們這些酸民的批評而有所改變,進而表示做自己好自在
其實,他人的評論對你而言就是代表你仍存在的意義。

例如,你看見了一本書,是因為光線反射在一種物體之上,而你的視覺細胞吸收了光線的反射,依據腦中重新組合為書本的模式或稱概念,因此你感覺看到了一本書,而書本的本質當然不會因為你感覺它是什麼而改變。
假設你有色盲的問題,你看到書本封面認為它是綠色的,而實際上它是一本紅色的書,書本的紅色就是本質,它不會因為你說、你認為它是綠色的而變成綠色。

說到這裡,你還跟得上嗎?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所謂的你自己、你的自我又是如何形成的。
你的腦子是百億個神經細胞交錯連結而成,是一個純粹的物體,那麼你的自我意識是如何存在的?
你的自我其實並不存在於你的腦中,也不存在於你的身體中的任何部位,自我存在於你與他人之間,所以我將在你的眼中我看見我自己。
為了容易理解,可以這樣說你可以將他人對你的評論、言語、感受當作一面鏡子,而你的自我存在於這一面鏡子之中,你可以想想若你自出生以來,在這個世界中只有你一個人,你將不會是一個人,會是某種頭腦發達的動物,因為你絕對無法意識到"自我這個概念,你的自我存在於他人與你之間。

自我、心智只存在人與人之間,心智是眾多大腦互動的產物,在你意識之前是愛讓你產生自我心智,是你出生落地的那一剎挪,母親給你的愛,在另一個人給予你的愛中,你將第一次認識自我的存在,知道你是存在的。

多年後你透過數十人、數百人、數千人與你的互動與反饋中,你慢慢的在腦中會產生他人是怎麼評論、與你互動的,你會記住什麼是你這個人應有的行為與態度,在這記憶中產生了一個穩固的、自以為是的主觀,這其實就是你腦中細胞的神經連結,神經連結網路就是你的習性、人格與偏好,而你會認為這就是你,你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你的靈魂從此誕生。
我,是林文傑。
林文傑的存在於眾人眼中,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我透過眾人對我的反應來修正學習林文傑應該怎麼做?應該怎麼說?應該怎麼想?
我存在於你的眼中
存在於你的嘴中
存在於你的心中
眾人就是我的靈魂存在休憩之處所。

所以不是,
我思,故我在,
而是,
你思,故我在。
只要世界上還有人記得我,我將永生不死。
這種潛意識就是世界上一切偉大事物的原生動力。


最後我還是要拉回行銷的議題,請你把以上的自我換成品牌二字。

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做了,也許你就會喜歡。



應該從認知改變消費者行為
還是從行為改變消費者認知?

改變你的認知後,你有可能改變你的行為。
這一個說法,過去是廣告行銷的一貫想法,而現在我們發現這是可逆的。

改變你的行為後,你有可能改變你的認知。
行銷從這一個角度來看,並非是一條單行道,而是一條雙向道。

行銷人員獲得公司指派的宣傳任務後,通常會開始研究要推廣的商品/服務、研究市場/消費者、選擇溝通的主軸/創意、規劃媒體組合/活動/PR、設計通路促銷/展示等等,你思考的出發點都在於改變消費者現有的認知,希望能吸引消費者注意進而產生對你的商品/服務的興趣,最終達成購買的行為。

但是實際上,要改變一個人的認知有多困難?
試著說服你老公回家要先去洗個腳這件事你花了多久的時間? 成功了嗎?

你看到原住民這三個字,首先浮現你心中的想法是什麼?
是不是會唱歌、會打棒球、酒量好這些刻板印象?
我若要改變你對原住民的認知,你認為我要花多少心力與時間呢?

而多數的行銷人員(老闆)都是極度樂觀的,他們希望在一次的行銷專案、廣告曝光、新聞稿中,去改變消費者的認知,希望他們不要再買競爭者的品牌,改買你的商品/服務

改變消費者的認知後,你有可能改變消費者的行為,其實不是不可能只是它通常會花費比你想像中更長的時間、更多的嘗試與資源而已。

讓我們反過來看看,從行為去改變消費者對你的認知,這是合理的嗎? 這是有可能做到的嗎?

實際上這沒有什麼神奇的地方,甚至也不是什麼新玩意,你到大賣場是否有試吃東西的經驗? 這就是一種在被設計的情境之下,直接誘發你的試吃行為,當你吃了某個商品後,發現這是你從未嘗過的美味,你就改變了你原本對這個商品的認知,在此時行銷的力量就介入,例如人員的話術、商品的包裝、品牌的公信力與通路促銷活動等,最後你就帶著這個新發現去結帳了。

所以當我們在思考如何行銷你的商品/服務的同時,我們不應該只有單方面的從改變消費者認知下手,我們同時也應該考慮是否有可能透過特定時間、地點、塑造特定的情境,直接讓消費者產生某種行為,藉由消費者行為的改變來修改對你品牌/商品/服務的認知?

(情境的改變有很多種方式,例如:網頁導覽的設計、商品於貨架擺放的方式,若無法讓每一個消費者親身體驗,也可以透過具代表性、影響性人物的參與和體驗故事,讓消費者於腦中產生相同的反映)

記住,你是因為多次吸菸的行為,才對尼古丁上癮的,並不是先因為尼古丁上癮才產生吸菸的行為,人其實是一種動物,而動物必須透過覺察而後學習才會產生內化的習慣,以上述吸菸者的習慣為例,多數吸菸者所處的環境幾乎都是因為同學、朋友、同事、家人的某個環境是充滿吸菸者的情況之下,只有少數人才是因為看了菸品廣告而產生吸菸行為。

改變消費者的認知後,你有可能改變消費者的行為。
改變消費者的行為後,你有可能改變消費者的認知。


這是一條互相影響的雙向道,你必須雙管齊下才能獲得最大成功的可能。

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意念和資訊的流動如何轉化為行為之變化

意念和資訊的流動如何轉化為行為之變化


意念流(idea flow:是行為和信念藉由社會性學習和社會壓力,在社群網絡之中的傳播。
意念流之傳播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
1.社群網絡的結構
2.每兩個人之間的社會影響強度
3.個人有多容易受到意念影響

以下就我個人的認知分別說明一下

意念如何經由社會性學習(social learning)機制在人際間流動?

新的意念通常會從與你的人際關係圈最遠的那一端開始,因為跟你最親近的親朋好友與你的同質性較高,通常是家人、同學、同事、鄰居等,你們或多或少都有部分生活圈的重疊(注意一個人的生活圈是複數、多個的),也因此新的概念或意念,通常不會發生在你的生活圈之中,它會從你不知道的外部,透過弱連結關係傳遞給你的親朋好友等人,當受該意念影響的人所產生的行為,達到一定人數的時候,這時候就會開始產生社會壓力,例如你周遭每個人都玩神魔之塔,你下載這個遊戲APP的機率就會大幅增加,當你注意到改變就產生了學習的可能。


但是意念流能順利傳播並且改變你行為的機會,似乎不是哪麼多?

因為每個群體的結構不同,例如公司團體的結構與你因個人興趣參與的桌遊社團的結構就完全不同,每一種新的意念適合生存的群體結構不同,某種意念可能無法在家族群體存活,但卻可以在同學群體中順利傳播。

在這個群體之中每個人都與另一個人有較強的連結與關係,這個強度有多強?
例如你老婆感冒,你受傳染的機率就遠大於你同事感冒傳染給你。

最後就是每個人的生活態度與主觀強度的不同,很多人屬於死硬派,認為世界就是他眼中的樣子,他無法接受與他的價值觀不同的想法,例如你很喜歡吃義大利麵,當同事約你吃飯的時候,你強力建議吃義大利麵,卻忽略了對方的意願,主觀的認為你喜歡吃的,全世界的人都會覺得好吃。
所以每個人接受新觀念、想法的彈性有本質上的不同,一個新的意念是否仍順利的傳播,與此也有相當的關係,當然這不代表這樣的人永遠不會改變,這只代表要讓這樣的人改變需要更高的社會壓力或是誘因才有可能。

因此當身為行銷人員的你,建立了一個廣告活動、品牌宣傳計畫的時候,就必須考慮到,你想推出的這個意念,將會在目標客戶的群體中怎麼流動? 會遇到那些障礙? 那些人事物可以增加流動性? 怎麼樣的情況下該意念會停止流動?




參考資料《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
作者Alex Sandy Pentland
原文Social Physics

大塊文化出版121日上市

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

如何樂在工作?如何確保家庭幸福?


如何樂在工作?如何確保家庭幸福?『被討厭的勇氣』讀書心得摘要分享

阿德勒主張『人並非受制於過去的原因而行動,而是朝向自己決定好的目的而行動』。阿德勒所提倡的『目的論』,是一種顛覆心理學因果定律(決定論)的想法,我們人類還不至於脆弱到任由決定論中的創傷來操控自己,以目的論的角度來說,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型態,是我們自己選的,我們擁有那樣的力量。阿德勒認為人應該追究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也就是『重要的不是你經歷了什麼,而是你如何運用它』。書中提到我們要以『存在的層級』而不是『行為的層級』來思考,才能做到『接納自我、信任他人、貢獻他人』。

所謂的『肯定自我』,是明明做不到,卻要暗示自己『我可以』、『我很強』,這種想法會連結到優越情節上,算是欺騙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接納自我』是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坦然接受那個『辦不到的自己』,而且盡最大努力朝目標前進,不欺騙自己。說得更簡單一些,對拿到六十分的自己說:『這次只不過是運氣太差了,我其實有一百分的實力。』這就是肯定自我;相對的,坦然接受只拿六十分的自己,並思考:『要怎麼做才能離一百分越來越近?』則是接納自我。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人際關係的基礎並不是建立在『信用』,而是『信任』之上,信任是相信別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阿德勒認為決定要不要背叛的並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課題(解釋如下),不是我們可以左右的,你只需要考慮自己要怎麼做就行了,因為只要你害怕信任,終將無法和任何人建立深厚的關係。

所謂的『貢獻他人』並不是捨棄『我』去為某人鞠躬盡瘁,而是為了實際感受『我』的價值才做的,也就是不是想著別人可以為我做什麼,而是我可以為別人做什麼,並付諸實現,工作的本質在於對他人的貢獻。哲學家的主張就是:人類只有在認為『我對某人有用處』的時候,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但這樣的貢獻並不一定非得是具體可見的,只要主觀上覺得自己有用處,也就是擁有『貢獻感』就可以了,最後哲學家下了結論,所謂的幸福,指的就是『貢獻感』。

阿德勒提醒我們不以『行為』的層級,而是以『存在』的層級來看待別人,不以別人做了什麼來判斷,光憑他本身的存在,就值得讓人表達喜悅和感謝了。因為當我們在看別人的時候,往往會擅自以『自己心中所想像的理想模樣』去塑造對方,然後再用減法給予評價,例如把自己的孩子和一個『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讀書和運動都很認真、考進好大學、進入大公司』這樣憑空捏造的模範生做比較,然後開始對自己的孩子產生滿腹牢騷,從理想中的一百分模範生開始不斷扣分,正是不折不扣的評價觀點。換個方式,誠實看待孩子原有的樣貌,不與人比較、對他的存在感到喜悅和感謝,不要由理想中的模範開始扣分,而是從零出發,這麼一來,應該就能對於『存在』有所感受及表示。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又將人際關係分為『工作的任務』、『交友的任務』、以及『愛的任務』三項,統稱為『人生任務』。阿德勒在書中不只一次的提到所有人際關係的紛爭,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只要能做到『課題的分離』,人際關係就會產生劇烈的變化。那麼要如何區分是誰的課題,可以想一想『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像是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始終無法順利綁好鞋帶,對一個忙碌的母親來說,與其等孩子綁好,還不如主動幫忙他綁比較快,這就是介入,而且是剝奪了孩子的課題,這種介入一再重複的結果,就是孩子什麼也沒學會,並且失去了面對人生任務的勇氣。阿德勒說:『沒學會面對困難的孩子,將會閃躲所有一切的困難。』

知道怎麼從課題的分離去構築人際關係,接下來怎麼做才能導入一種相互協調、合作的關係?阿德勒提出的是『橫向關係』的感謝和鼓勵,而不是『縱向關係』的責備或稱讚。像是在教養孩子或培養下屬的時候,一般會有兩種訓練方式,一種是責備,一種是稱讚,阿德勒心理學的立場是不可以稱讚,也不可以責備,因為這兩種方式都是『縱向關係』的象徵,背後都帶有上下關係,目的在於『操控能力比自己還差的對象』,只要以縱向方式來看待人際關係,認為對方比自己要低一等,就容易介入別人的課題了,藉由介入,將對方導往自己想要的方向,認定對方是錯的,自己才是對的。阿德勒提出的『橫向關係』,就是說人雖然不同,卻是平等的,最重要的是不評價他人,評價別人的字眼都是來自縱向關係,如果構築在橫向關係,所說的應該是更坦誠的感謝、敬意和喜悅。例如一句簡單的謝謝,謝謝並不是評價,只是單純表達感謝的詞彙,而人在聽到感謝的話時,就明白自己是對他人有貢獻的。

阿德勒認為沒有人單純只是為了做壞事而做壞事,所有犯罪的人都有讓他犯罪的內在『正當理由』,比如說,因為金錢糾紛而犯罪,對當事人來說,他因為自以為的正當理由而採取行動;換句話說,是在執行『自以為好』的『善』事。當然,這裡所說的『善』並不是指道德上的良善,而是『為了自己』的善。希臘語的『善』跟道德沒有關係,純粹是『有用』的意思;另一方面,『惡』的意思是『沒有用處』。這個世界上雖然充滿各種不正當的犯罪行為,但沒有一個人自願採取『惡』,也就是『沒有用處』的行為。


過去,我的人生談不上成功,但我相信跨出那一步的勇氣:選擇』可以改變我的現在及未來!

眼睛看,心裡學,動手做!
一位不識字的母親引導小孩靠自己去尋求解決問題的真實故­
就是以『存在的層級』來思考,做到『接納自我、信任他人、貢獻他人』

『被討厭的勇氣』購買: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3153

By 宋萍芳

------------The End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