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6日 星期日

你的選擇真是你決定的嗎?





首先請看下列照片五秒鐘,然後移開視線,憑印象來敘述你看到了什麼?
做完這個動作後,在請你往下看。








你看到了什麼? 你描述出哪些東西?

這可以看出你是以個人主義或集體主義來思考,若你描述的景象是以中間那幾隻大魚為主,你比較偏向個人主義。
若你描述的景象是比較全面的,包括水草、青蛙、氣泡等等環境細節,你比較偏向集體主義。
一般來說西方人比較屬於個人主義,而東方人比較屬於集體主義。(我自己連水草有幾根都說出來了)。

所以我相信你比較大的可能是集體主義(尤其在台灣或是中國社會的教育環境成長的你),集體主義者在思考與做選擇上,通常會受到社會、環境、當下情況、親朋好友的影響,這也就是說當你做了一個決定,自認是自主的、獨立的、經過思考的決定,請不要那麼有把握,因為我相信你的決定是以整體情境為背景所做出來的,你的決定在下達之前,有極大的可能你想過,如果我這麼做,我的XXX(家人、朋友、同事、所屬社會階級)會怎麼看我?

你認為你是獨一無二的?
你對事情的看法有你獨特的見解?
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多數人強一些?
這就像大多數人認為他的開車技術比多數人強一樣,是一種心理謬誤。

事實是:
1.     我們彼此相似的程度,比我們想像的要高出許多。
2.     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或想要相信的事,其實都差不多。
3.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是的,在台灣有實際的數據可以支持這樣的論述,你可以參考” 關於人魚線與內容行銷...”一文中所展示的圖表與說明:

"我們可以看出台灣地區的網路購物族群,是容易受時事、新聞、議題的影響,呈現了盲目從眾(Bandwagon Effect)一窩蜂的特色,當網路族群上網的過程當中,不論他到新聞、內容、BBS、PTT、Facebook、Blog等等不同種類的網站,發現多數人都在討論某個議題,其行為很容易跟隨大多數人的行為或是受其影響。"

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都買iphone的時候,你也買了一台iphone,但是由於你內心對於自我獨一無二的想法與你實際上的行為有所矛盾,這時候你會告訴自己,其他多數人買iphone是跟隨流行,我則是因為iphone高雅獨特的設計美感、是因為賈伯斯的信念與我一致、是因為我工作上需要…我跟那些盲目追求流行的社會大眾不一樣…事實上,你我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不同,我們終究都買了一台iphone。

我們每個人都想要展現自我,認為我的選擇與眾不同,我們希望我們不是多數人而是少數有想法的一群。

我們都在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之間尋求平衡,也許你會小小刺個青來展現你的不同,而你絕對不會把刺青刺滿全身來展現你的與眾不同,因為那樣太極端反而會那你感覺尷尬,以數字來比較就更清楚,你不希望屬於80%的人,你認為你屬於20%的獨特群體,卻也會避免成為極端獨特的2%。

其實每個人都是這麼想的,每個人經過思考後所做的決定也不會差異太大,這也就是說當你要進行你的商品或服務的行銷策略規畫時,也必須知道你要讓消費者感覺它是屬於獨特群體的20%,而不是泛泛大眾的80%與極端2%的怪咖…這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也是行銷成功率會那麼低的原因之一。


參考資料: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社會與經濟行為研究中心:
過分自信”的研究及其跨文化差異
 跨文化系列研究表明:面對常識和概率判斷問題,集體主義文化成員(如中國人)比個體主義文化成員(如美國人)更過分自信。

參考書籍:
誰在操縱你的選擇 作者希娜 愛恩嘉

書摘: 從流行音樂的部落格,或內行的朋友那邊直接拷貝播放的曲目,或是完全模仿電影、雜誌裡的打扮,等於在對世界宣布自己沒有主見。不過,跟著喜愛的演員選用同一品牌的牙膏,我們可以輕易將原因歸結為「那牙膏有很強的預防牙垢功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