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意念和資訊的流動如何轉化為行為之變化

意念和資訊的流動如何轉化為行為之變化


意念流(idea flow:是行為和信念藉由社會性學習和社會壓力,在社群網絡之中的傳播。
意念流之傳播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
1.社群網絡的結構
2.每兩個人之間的社會影響強度
3.個人有多容易受到意念影響

以下就我個人的認知分別說明一下

意念如何經由社會性學習(social learning)機制在人際間流動?

新的意念通常會從與你的人際關係圈最遠的那一端開始,因為跟你最親近的親朋好友與你的同質性較高,通常是家人、同學、同事、鄰居等,你們或多或少都有部分生活圈的重疊(注意一個人的生活圈是複數、多個的),也因此新的概念或意念,通常不會發生在你的生活圈之中,它會從你不知道的外部,透過弱連結關係傳遞給你的親朋好友等人,當受該意念影響的人所產生的行為,達到一定人數的時候,這時候就會開始產生社會壓力,例如你周遭每個人都玩神魔之塔,你下載這個遊戲APP的機率就會大幅增加,當你注意到改變就產生了學習的可能。


但是意念流能順利傳播並且改變你行為的機會,似乎不是哪麼多?

因為每個群體的結構不同,例如公司團體的結構與你因個人興趣參與的桌遊社團的結構就完全不同,每一種新的意念適合生存的群體結構不同,某種意念可能無法在家族群體存活,但卻可以在同學群體中順利傳播。

在這個群體之中每個人都與另一個人有較強的連結與關係,這個強度有多強?
例如你老婆感冒,你受傳染的機率就遠大於你同事感冒傳染給你。

最後就是每個人的生活態度與主觀強度的不同,很多人屬於死硬派,認為世界就是他眼中的樣子,他無法接受與他的價值觀不同的想法,例如你很喜歡吃義大利麵,當同事約你吃飯的時候,你強力建議吃義大利麵,卻忽略了對方的意願,主觀的認為你喜歡吃的,全世界的人都會覺得好吃。
所以每個人接受新觀念、想法的彈性有本質上的不同,一個新的意念是否仍順利的傳播,與此也有相當的關係,當然這不代表這樣的人永遠不會改變,這只代表要讓這樣的人改變需要更高的社會壓力或是誘因才有可能。

因此當身為行銷人員的你,建立了一個廣告活動、品牌宣傳計畫的時候,就必須考慮到,你想推出的這個意念,將會在目標客戶的群體中怎麼流動? 會遇到那些障礙? 那些人事物可以增加流動性? 怎麼樣的情況下該意念會停止流動?




參考資料《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
作者Alex Sandy Pentland
原文Social Physics

大塊文化出版121日上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